一台缝纫机见证30年节俭家风
沧浪街道玉兰社区有位66岁的俞贯群阿姨,不仅给老伴和女儿、孙子做衣裳、鞋子,还义务帮周围的居民缝补破损衣物、换修拉链等,是社区里有名的“巧手裁缝”。
俞阿姨的针线活最早都是跟着苏州东山老家的外婆学的,俞阿姨的外婆是一位家庭妇女,手巧得很,擅长做中式服装。早年没有缝纫机,俞阿姨的外婆都是用针线、针箍、软尺、剪刀这些“老发头”的简易裁剪工具来做衣服的,一直到外婆70多岁去世,都是如此。外婆用剪刀单件裁剪,把衣料按划样裁成衣片。裁缝裁缝,裁是关键,缝在其次,衣裳裁剪一剪刀下去就不好改了。衣不差寸,木不差分。裁时根据各人体型,哪些部位要放开点,哪些部位要收缩点,还要考虑布料的缩水性。
外婆去世的时候俞贯群才十几岁,外婆不仅教会俞贯群一手做衣裳的本领,还把黄铜针箍、盛放针线的藤编筐、棉纱线板等工具也留给了她,这些工具有的是买的,有的是请东山当地的工匠做的。于是俞阿姨继承外婆的“衣钵”,从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自己做衣服。上世纪60年代,俞阿姨的母亲买了缝纫机,俞阿姨就开始学习使用缝纫机。虽然用上了缝纫机,但是老底子的东西没有丢,外婆留下的工具俞阿姨还完好地保留着。那只藤编筐,俞阿姨用来装各种纽扣、针线、剪刀;黄铜针箍上面有不少细细密密的针眼,因为经常使用,上面的一些针眼已穿洞了。
“新三年旧三年,缝缝补补又三年”,见证这口头禅的就是俞阿姨家的一台上世纪80年代生产的苏州凤凰牌缝纫机,这是俞阿姨1982年结婚时候的嫁妆。当时缝纫机很紧俏,是要凭票供应的,俞阿姨当时帮人做外发加工攒了些钱,托朋友拿到缝纫机票,再到苏州轻工局用100多块买回来。俞阿姨在机身外面套了个灯芯绒的套子,用黄鱼车送到婆家,在当时是十分风光的。机头呈孔雀蓝色,虽然搬了几次家,但这台缝纫机一直没舍得丢掉,而是放在卧房中当成宝贝一样,生锈了就加点油,皮带坏了就换,至今机身并未褪色,仍然保养得很好,俞阿姨现在还用这台缝纫机缝缝补补。
俞阿姨和丈夫都是普通工人,上世纪80年代初两人的工资加起来大约70元。为了节省家用,夫妻俩穿的衣服裤子鞋子从买布料到选样式,从量体到裁剪,从缝制到熨烫等都是俞阿姨自己来做。不仅制作罩衫、衬衫、外裤,连内衣也都出自俞阿姨之手。用俞阿姨的话说,家人的身材尺寸自己最清楚,所以做这些贴身衣物完全是“私人订制”,大些小些可以自己调节。当时为了省钱,还经常大改小、旧翻新,比如退色的卡其衣裤、棉袄,翻一个面,又是一件很好的衣服;衬衫领子、袖口破了,换一条新领子,补一补袖口,又可穿一个时期;裤脚破了改短裤,长袖破了改短袖;裤脚嫌短,可以放长。
三十多年来,俞阿姨几乎每天都会坐在这台凤凰牌缝纫机前缝补一番,这已经成了她的习惯,从前老伴和独生女儿的内衣、外衣都是俞阿姨用这台缝纫机做出来的。虽然现在夫妻俩和女儿的衣服基本都是从外面商店购买,但是俞阿姨仍会用缝纫机做些在家穿的睡衣、棉鞋。而且现在家里添了个6岁的外孙,俞阿姨还经常给孩子做衣服鞋子。可以说,这台缝纫机见证了这个家庭三十多年来勤俭节约的家风。
博狗http://www.xxwpx.net/
- 上一篇:传统缝纫机变身“白富美”
- 下一篇:我家的缝纫机